沉淀4年,葛辉20余件新作首次在北京公开
“荡漾”展览现场,站台中国,2022

8月7日,艺术家葛辉在站台中国的全新个展“荡漾”开幕,这是一场原计划于今年春天举办的展览,也是时隔4年葛辉举办的又一场个人大展,二十余件新作亮相。

葛辉的这批新作,人物展现出一种“中性的姿势”,弯曲的人体被放置于未知的背景中,观众既无从了解它们为何出现在此,也无法预知其去向,既有艺术家本人生活中的姿态,也有同时代人的缩影。

新展开幕后,一条艺术来到葛辉的工作室,聊聊他的新展与多年的创作心得。
沉淀4年,葛辉20余件新作首次在北京公开

葛辉在工作室

沉淀4年,葛辉20余件新作首次在北京公开

沉淀4年,葛辉20余件新作首次在北京公开

沉淀4年,葛辉20余件新作首次在北京公开

“荡漾”展览现场,站台中国,2022

为时隔4年的新展定下“荡漾”这个名字,葛辉形容“这是一个很快速的决定”。想法敲定后,“非常快地进入到了新展览的筹备中”,日常中有紧凑的创作,也有适度的放松,一张一弛。

沉淀4年,葛辉20余件新作首次在北京公开

沉淀4年,葛辉20余件新作首次在北京公开

沉淀4年,葛辉20余件新作首次在北京公开

“《从来没有准备一则故事》使用的颜色比较纯,画布是比较糙、偏颗粒感的,色粉穿过空隙相互叠加,层层交错,就像画面中人物的姿态穿插。这些人物保持着局部结构的相对舒适,把在不同时空和状态里最为舒适的局部在同一个人物的形象里体现出来。人物只是一个载体,整个气氛像湿壁画一样温润而坚定。”

葛辉 《星 Star》2020~2022

2018年,葛辉曾举办了一次大型的个展,名为“欲望天堂”,也是画人物为主,人物造型有明显的雕塑体积感。这一次,人物又有了变化,“从刻画外在转向描述内在”。

葛辉这样自我评价道:“从对外形以雕塑语言来塑造,到现在对身体内部浑厚感的塑造,这是我工作的延伸,是持续的,有弹力的。”

沉淀4年,葛辉20余件新作首次在北京公开

沉淀4年,葛辉20余件新作首次在北京公开

《从来没有准备一则故事》以三件作品组成,六米多的尺寸,葛辉从几年前开始创作,反复调整色调,修改与推进;画面即将完成时,葛辉在画面中增添了一些过去不曾有过的元素,他首次将光与空气注入作品中,增添了空气感。

许多人说看葛辉画面中的人物动作和神态,总略显“尴尬”,让人无处闪躲,直挺挺地暴露在观众面前。

当我们问及葛辉如何看待,他回答,“它(尴尬)带有一种旋转的感觉,又像是揭示一条路径,让人在动态关系里面寻找着什么。但画面其实挺费脑壳的,一切都戛然而止。

葛辉觉得,他记录下的很多时刻,都是会出现在日常生活中的,可能你在不经意间,不做预设,猛地出现大家面前的一瞬间,就带有一丝尴尬。这种尴尬是内心的,还带有娇羞感的。每个人尴尬的境遇不一样,但这种瞬间一定是突发事件。

沉淀4年,葛辉20余件新作首次在北京公开

葛辉《下山》250x200cm 布面油画 2020-2021

沉淀4年,葛辉20余件新作首次在北京公开

葛辉《上山》250x200cm 布面油画 2020-2021

除了人物以外,画作中还有许多动物,有时,动物形象在画面中成了主要角色。对葛辉来说,这些小动物的形象、在画面中的位置,与人物产生的对比,都是“不用特别构思”的,他希望画面中的元素自由生长。
葛辉几乎所有作品,每一张人物的脸庞,好像都在直勾勾地瞪着画面外的人。

对此,葛辉十分笃定地分享说,“我已经不是说‘好像’是在画自己,我‘的确’是在画自己,在工作的时候,我直接面对画布。”尤其是,当画到某个身体的结构或身体的状态,没有办法完全‘进入’的时候,葛辉说,“我就会观看自己,直接拿自己的身体来使用,所以画面中肯定有很多的成分,都是我自己。”

葛辉《被阳光晒过的女孩 A Sunburnt Girl》

2021~2022

沉淀4年,葛辉20余件新作首次在北京公开

沉淀4年,葛辉20余件新作首次在北京公开

沉淀4年,葛辉20余件新作首次在北京公开

“荡漾”展览现场,站台中国,2022

在“荡漾”的展览现场,除了绘画外,还有葛辉过去4年间新作的雕塑,“两条路、一个焦点,使用两种方式,共同向前探索。”
在葛辉的日常中,每一幅绘画,他都完成地十分缓慢,反复推敲,反复覆盖,创作时间在1年到3年不等。

到了雕塑那儿,算是在绘画间隙,有一个暂时“出神”的地方。等到捏完雕塑,那些人体造型又反过来帮助自己理清思路,持续推进绘画。

沉淀4年,葛辉20余件新作首次在北京公开

沉淀4年,葛辉20余件新作首次在北京公开

创作中的葛辉

现在,葛辉一周休息2天,剩余的5天安排得极满,也很踏实、自足。工作中的5天,他保证自己最少创作10到12个小时的时间,有时候甚至会更多。

在每一天快结束的时候,他会在自己的朋友圈中发送一条文字,关于自己“入床”的时间,例如8月29日他发送:“2022.08.29 03:12 洗漱 冲澡 入床”。

从微信朋友圈可以发文字起,葛辉就用它来记录每晚的休息时间,不知不觉这个习惯已经保持10年了,近乎偏执。

他还跟我们分享说,“我当年对此‘比较狂热’的时候,比如到了一个没有手机信号的地方,公海区域,我还曾经花每分钟几十块的高价买信号卡,就为了发一条朋友圈。”他顿了顿,又说:“当然,一分钟是不够用的,我印象中为了发这一条朋友圈,我花了将近300块人民币......”

沉淀4年,葛辉20余件新作首次在北京公开

沉淀4年,葛辉20余件新作首次在北京公开

葛辉在位于嘉定的工作室里创作

从4年前的“欲望天堂”,到现在的“荡漾”,如果说有一件事情影响葛辉最深,一定是工作室创作环境的改变。

在上海东北角的杨浦区,一个不算是艺术家工作室云集的区域,他把自己的工作室在那里安了13年,“2009年刚到上海那会儿,就选择了这里,空间不大,只300多平米,有一些限制,但还是一直保留至今。”

沉淀4年,葛辉20余件新作首次在北京公开

沉淀4年,葛辉20余件新作首次在北京公开

工作室一角

到现在,他又在杨浦区更北面的位置,嘉定新城,安置了一间工作室,以及在福建武夷山中,筹备了另一个创作空间。“这对我很重要,因为我平时比较宅,甚至外出都喜欢独自一人,工作室的添加,对我随时随地展开工作,更方便了。”

嘉定的新工作室,更高、更宽大一些,空间体量适合画大画,更能承载现阶段的工作。

沉淀4年,葛辉20余件新作首次在北京公开
沉淀4年,葛辉20余件新作首次在北京公开

工作室中的“草稿屋”与工作室一角

武夷山工作室的添加,是因为葛辉特别喜欢武夷山这个地方,现在,他常年往返于上海与武夷山两地之间。
由于许多时候都要带着工作一起,所以葛辉在自己喜欢的地方也腾出一间工作室出来。

武夷山自然环境好,处理完了各种工作,他就用空余的时间,好好休息,好好放空,也在接收着新的自然环境带来的营养。

沉淀4年,葛辉20余件新作首次在北京公开

葛辉在位于嘉定的工作室里创作

当我们聊起过去4年,乃至整个职业生涯中,是否有其他困难的方面时,他显露非常乐观积极的一面,他很少去记生活中不好的事物。“不珍贵的,所以不深刻。人每天都在面对困难,但还是记住开心的事情比较好。”

这种习惯,或许也成就了他“间接拥有记忆”的本领,和他稳定的创作作息一道,维持了多年。

沉淀4年,葛辉20余件新作首次在北京公开

沉淀4年,葛辉20余件新作首次在北京公开

沉淀4年,葛辉20余件新作首次在北京公开

工作室一角

在80后艺术家中,葛辉是“特立独行”的一位。

他非美院体系出身,成为艺术家之前,还曾先以藏家身份,举办过个人收藏展。起初,面对藏家到艺术家身份的转换,很多人评论他“是去追求真正的自由”,可当下,再聊起那些旧时光,他多了许多思考。

从收藏艺术到创作艺术,葛辉并不将其看作是“更自由的选择”,因为艺术创作更艰辛,更具备挑战性。他说,“当你开始创作,你会发现无论在生活上还是精神上,你都是不自由的,但我信任它,潜意识里觉得,它也信任我。”

沉淀4年,葛辉20余件新作首次在北京公开

《训练课》布面油画 160x200cm 2018

沉淀4年,葛辉20余件新作首次在北京公开

《这个夏日》布面油画 200x150cm 2017-2018

若要追根溯源创作这件事,在葛辉身上,其实很早就开始了。

中学时代,虽然能接触到的艺术作品不算太多,但他已经先于大多数同龄人开始思考。反复观看作品,是第一位的。

而到了自己动手创作时,他并没有为自己划定非常具体的目标,都是从个人情感输出,随着认知过程积累而出发。

画下早期那些作品时,他形容自己,“最初的状态,是带着饱满的热情,是一个完整的个人在输出。”

沉淀4年,葛辉20余件新作首次在北京公开

沉淀4年,葛辉20余件新作首次在北京公开

“欲望天堂”展览现场,站台中国,2018

随着身份逐渐转向职业创作者,工作上不断推进,他也变得越来越平和,逐渐向内在靠拢。

他说,“我很重视工作,一直保持着艺术创作者的职业状态,但里面的风格变化,我没法去做太多的预设、想象,它是在工作中一点点地体现出来的,是非常自然的过程。”

过去的几次个展,他都看得很重,甚至会独自前往自己的展览现场,把自己的作品静静地挨个看上好几遍。

“我看自己的作品时特别用力,喜欢‘倾尽全力’去看自己的每一场展览。这个‘看’,对我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沉淀4年,葛辉20余件新作首次在北京公开

沉淀4年,葛辉20余件新作首次在北京公开

“荡漾”展览现场,站台中国,2022

这成了葛辉多年来的习惯,独自看自己的展览,能够让他更加清晰地知道自己近几年的工作状态,也直接影响到他下一个工作的开始。

例如“荡漾”这场展览,葛辉独自去看了五六遍,后来又陪同朋友看了许多遍,从北京回上海后,他已经马不停蹄地进入到新的创作中。
沉淀4年,葛辉20余件新作首次在北京公开

工作室中挂着葛辉的藏品

葛辉很健谈,无论什么话题,他都能聊上许多,行事又十分果断干脆。做藏家时,就系统地收藏;作为艺术家,作品被收藏时,也同样幸福与兴奋。

他会专业理性地对待自己的工作,不躲闪任何,“渴望通过创作来认知自己,就这么简单。”

尽管现在,葛辉已经不再愿意以藏家的身份出现,但他的收藏范围仍宽泛不设限,从绘画、摄影到装置,甚至是一个好的艺术方案,他都会出手收藏。

在他最近的收藏中有卡恩、恩泽、乔治·康多等人的作品,“其中唯有的隐秘的脉络,就是与我本人和我的生活纠缠一起而已。”

“如果说在收藏上有什么建议,我还是觉得对于新手藏家来说,‘看’很重要;要相信自己,收藏艺术,一定要建立在自己喜欢作品的基础上。”

沉淀4年,葛辉20余件新作首次在北京公开

沉淀4年,葛辉20余件新作首次在北京公开葛辉工作室

他做很多事情,都是按照长期来规划的,持续多年且保持一个适合自己的良性节奏,没有停止收藏,更没有停下创作。

安排固定的创作时间、处理与艺术相关的琐事之余,葛辉格外关注当下正在发生的艺术圈新闻、展讯,他会把每周周六傍晚至深夜的时间,都用来搜集、了解讯息,乃至通过画廊的协助,“跟踪”艺术家的最新计划。

就这样忙到周日,一周中唯一的相对轻松的一天,依然留给自己的爱好,例如收藏,通过艺术更好地认识自己,从生活乃至艺术领域中的不同角度,更加完整地观看自己。

“这么多年保持这样的节奏,我没有疲惫,这是我自己多年来养成的习惯。这刚好就是我的舒适度。”
编辑:芮雪

责编:叶荔

部分图片摄影:葛嘉玥
部分图片由站台中国和葛辉提供
来源:一条艺术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