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亦宁,一名被日新月异的科技包围着长大的90后,曾经的理科生,爱编故事的人。她的作品总是围绕着人工智能、生态女性主义、后人类时代——这些充满科幻色彩的元素展开。
在她的作品中,AI常常是故事的主角,她说,自己对人工智能有种“奇异的乐观”。未来和末日、技术和情感,在费亦宁的作品里相互碰撞,叙事方式也充满个人色彩。我们和费亦宁聊了聊,听她分享创作和经历。
图片致谢艺术家及蜂巢当代艺术中心
和费亦宁聊天时,她总是会迸出一些有点跳脱,却又意外贴切的比喻。比如她曾说,艺术家的工作,就像是“把星星连成星座”。成为艺术家,意味着需要有将碎片般的灵感,连接、组合成完整作品的能力。
复星艺术中心,2023
《月之滨 II: 你与我的坐标》影像静帧,2022
12分10秒
单通道影像(动画,超8毫米胶片), 4K,彩色,声音
作品《月之滨 II:你与我的坐标》(以下简称《月之滨 II》),正在上海复星艺术中心“示范:做决定技术的艺术”群展展出,整部作品展现的浪漫却伤感的想象,令人印象深刻。
在《月之滨 II》中,费亦宁虚构了一个未来世界。在那里,人类不知所踪,而海洋已经恶化为一片充斥着有毒藻类的水域。
《月之滨 II: 你与我的坐标》 (2022),影像静帧
尽管AI没有实体,但“它”照料着海牛“阿澜”长大,也试图用声波与之交流。
图片致谢艺术家及蜂巢当代艺术中心
图片致谢艺术家及蜂巢当代艺术中心
这个有趣的巧合,让费亦宁感到很神奇,“亿万年前诞生的,会造成部分短期记忆永久性丧失的硅藻,为什么竟会和人类发明出的记忆存储工具,如此相似?”
“飞飞的网”展览现场
蜂巢当代艺术中心,2022
在影片中,费亦宁借由AI之口,诉说了这个奇妙的巧合,也用人工智能的视角,谈及了神经元错将毒素识别为神经递质的行为,讽刺人类总在不断重蹈覆辙,“一再错认,一再遗忘,一再失去”。
这件影像作品,时长不过短短12分钟,人工智能、转基因海牛、人类末日这几颗“星星”都被串联在一起,在非人类视角下,探讨了人类的科技和未来。
这种对科技、生物话题的天然亲近感,与她的成长背景不无关系。
费亦宁1990年出生在黑龙江哈尔滨,父母都是理工学科的科研工作者。
在科学氛围浓郁的家庭中长大,她回忆起童年时提到,“爸妈很忙,小时候我经常被带到实验楼。虽然就在实验室隔壁的房间待着,但我在读的却经常是被大人们称作‘闲书’的东西。现在回望那些时刻,会看到在充满了严谨科学话语与精确变量的建筑里,一个孩童读着各种稀奇古怪的故事。”
摄影:孙诗
大学期间,转到了新闻学院的费亦宁,在研究生时决定去念艺术史专业。而在每天写艺术史论文的日子里,她又再次做出转变,决定前往纽约帕森斯学院,系统地学习艺术创作。
回忆起这段经历,她说:“觉得最终会从事创作的人有点像河流,就算再细窄的溪水、也有注定要流去的地方。”
《爱与干扰 ( 天使 II)》
2022
聚氨酯泡沫,复合材料,树脂,漆
“在我去学艺术和成为职业艺术家之前,我所做的事情是完全符合父母对孩子的社会期待的,并且我是主动去符合的。因此,我在父母那里的’信用积分’是满的。后来我做了这个重大的职业选择,只是将之前的‘信用积分’花掉了一些,也并没有全部花完。”
《早餐与人工艺术》影像静帧,2019
8分51秒
双通道动画,4K, 彩色,声音
2019年,在她从帕森斯艺术学院毕业2年后,作品《早餐与人工艺术》诞生。这部动画作品获得了诸多称赏,也被选入了2020年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大型新媒体艺术群展“非物质 / 再物质:计算机艺术简史”,费亦宁是其中最年轻的几位参展艺术家之一。
《早餐与人工艺术》影像静帧,2019
对旧世界的不以为意,和对自身及未来的自大,让屏幕外的观众不寒而栗。
“飞飞的网”展览现场
蜂巢当代艺术中心,2022
虽然有不少作品都在表达人工智能对人类文明的挑战,但费亦宁对人工智能,“有种奇异的乐观”。她还是相信,如果现在我们有看到人工智能的偏见与狭隘,那折射的也是这人造物的创造者——人类的偏见与狭隘。
图片致谢艺术家及蜂巢当代艺术中心
“断裂的一代”展览现场,松美术馆,2022
一张略显怪异的巨大面孔,强烈地吸引着观众。
图片致谢艺术家及蜂巢当代艺术中心
《歧路故事 I:外祖母》影像静帧,2021
图片致谢艺术家及蜂巢当代艺术中心
由于并不具有叶绿素,锡杖花属颜色或白或红,且因为不能自主光合作用,这种植物会让自己的根系和真菌共生,菌根菌为单花锡杖花提供碳和养分。
这件作品也是在幻想未来超人类和植物等其他物种共生的可能,平常在作品中不常见到的老年女性的特写,也让观众不得不在屏幕前直面衰老、死亡、存在。
“飞飞的网”展览现场
蜂巢当代艺术中心,2022
费亦宁的作品中,主角往往都不是“人类”。
《春天》影像静帧,2021
4分34秒
单通道动画,4K,彩色,声音
图片致谢艺术家及蜂巢当代艺术中心
“飞飞的网”展览现场
蜂巢当代艺术中心,2022
《阳台》影像静帧,2022
单通道动画,4K,彩色,有声
费亦宁重新讲述了若达佛涅没有在危机时刻及时变成月桂、而被迫进入日常生活的故事。画面左侧,达佛涅身穿淡绿色色长裙,在阳台上来回踱步,头和四肢都已经变成了树枝的形态。画面右侧,阳台的栏杆上,闪动着她彻底变成植物之前的絮语。
《湖面》,2022
木头,干花,蕾丝,金属
“非人类”视角,科幻背景,现在已经成为了费亦宁的标志性风格。
为什么是“非人类”的视角?费亦宁自我分析:“科学,需要第三人称视角去分析,但是意识只能从第一人称的角度来体验,在我的作品里,这两者是一种结合的状态。虽然某种程度上,传达感受是徒劳的,可我还是想用艺术去接近这种‘自说自话’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