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苦难
 

即使不关心艺术的人,提到梵高、塞尚、蒙克、莫兰迪这样的画家,想必也都不会陌生。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人们更容易被艺术家的故事以及背后的精神所吸引。这一点中外都一样。

 

提到精神这个词,就意味着他们大多受得苦难比较多或是异于常人。我自己喜欢的几个艺术家也是有一半这方面的因素。总觉得他们是一群为了艺术吃了很多苦的人,所以不仅提高了他们自身的价值,还增加了艺术门类的神秘和崇高感。

 

艺术与苦难

这种例子在中外数不胜数。比如众所周知的梵高、高更,塞尚是当时不被画坛认可的画家,一生孤愤、坚持,死后成为大师;我喜欢的杜尚则是因为他的佛系,一辈子慢慢悠悠下棋,搞艺术纯属意外。不屑于成名混圈,甚至有意避免这些,正是这样成就了自己。

 

蒙克更是一个受了很多精神折磨的人,他的画就是自己的写照。莫兰迪的画出名还有一个原因是他一生隐居,生平只外出看过一次画展,像个修行僧。这里面数弗洛伊德最为正常,出身名门,而且名声多半因为画得好还有私生活。

 

艺术与苦难

国内的就不用说了,竹林七贤、八大山人、徐渭、元四家之所以为人追捧,也都是精神因素更大。即便是当代的画家,也会有意无意强调自己独特的时代背景,遭受的不幸。

似乎我们的文化必须要为艺术冠上精神的东西才有价值。这一点在其他学科也一样,尤其是文科类。这种教育背景让我无意识地想要表现自己的苦难,似乎搞出好艺术就不能享受生活。这种观念一定程度上是成立的,但越来越感受到它的局限性。

 

艺术与苦难

苦难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东西,像喜悦一样,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和乐。单单这一点不应该适用于艺术价值的判断。

想到这一点,我曾一度难过,感觉精神世界失去了支撑。那个支撑很可能是虚幻的。全面真实的艺术家可能经历不同寻常,但也许不应该背上苦难的精神力量。

 

艺术与苦难
 

尤其是知道了大多艺术家都不是真的穷苦,而且已经是上流人士,那些美术馆的世界名画对一个西方人来说,可能就是放学后带孩子逛个街的消遣。即便有些真的是苦难重重,这一点也不应该用以渲染他的艺术。

更加确定的是,除了苦难,艺术所指向的更本质的东西是纯真。它可以表现为任意的现象,包括苦难的、讽刺的、平静的、喜悦的、可爱的,甚至是节约的、利他的、导向的这种功能性的。

 

艺术与苦难
 

这种感觉就像是你的长辈总在教育你,他们经历的那个时期的苦难,让你觉得必须如此才对得起生活,而你只想做摇滚乐一样。

 

不过,这也并不是否定苦难的意义,但它的意义决不是让人效仿或加持成就的。可以说,根本没有艺术,只有生活而已。活着本身就是每个人在创造自己,每个当下就是作品。它们被一种叫艺术的东西时刻筛选着。

本文插图为蒙克作品
文章来源:澄怀味象、美在高处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