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余杭开阔的杭嘉湖平原和京杭大运河的南端的诺贝尔科技文化中心,经历五年的设计与建造,将于今年下半年正式对公众开放。作为全球首个最大陶瓷岩板体验空间,这里将为工匠、企业家、设计师、材料研究人员和游客们提供交流场所。而这个以极富艺术创造力的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的科技文化中心,正是出自建筑师林琮然之手。

林琮然将中华文化的深层内涵,以极富艺术张力的设计演译,展现在国际建筑舞台;诺贝尔科技文化中心,悬浮的建筑曲形,豁达陵线的迎光谷地,打开了穿越地域文化的新视界。

对话|建筑师林琮然:以前卫自然去表达建筑的“场所精神”

诺贝尔科技文化中心,斩获2020年Global FutureDesign Awards 2020 (全球设计未来奖)商业建筑类金奖、第五届REARD全球地产设计大奖(文化类·建筑)未来设计铜奖等多项荣誉后,2022 完成再度荣获ICONIC 标志性建筑奖。

林琮然学成自意大利米兰的Domus Academy(多莫斯设计学院),历经千禧年的欧洲社会,环境震荡着宗教末世传说与跨世纪喜悦,并发出多元思潮,时代背景下林琮然养成了面对设计,探索脉络,结构逻辑,造型呈现的设计体系,在建筑师、策展人、艺术家等不同身份间游走,藉由城市规划、建筑、室内、家具、策展和艺术品不同设计领域的转换,将机会与社会达成链接,并突破界限,也紧系根源。

他保持创意的韵律,逐渐延伸成为有生命力的有机体,将高度复杂化的生活,以设计拆分、重组、碰撞、融合,追求不同尺寸的流动性,在他的建筑设计之中,感觉到的不仅是机能,更有丰富的归属,人与建筑穿梭推索间,促使创新的概念,成为城市的的一部分。

对话|建筑师林琮然:以前卫自然去表达建筑的“场所精神”

林琮然,CROX阔合创始人&设计总监,先后获得WAF世界建筑节、AMP美国建筑师大奖、英国LICC、法国DNA、意大利A'Design Award、日本JCD、韩国K-Design等国际知名大奖。

任何建筑,无论大小,在林琮然看来,都需要与当地的一方水土和文脉相融,“只有当你仔细去观察,并发现本源的自然之美,接受偶然性的变化,才能做出未曾遇见或未被定义过的设计。”

面对不同的在地文化语境,林琮然认为这是一个溯本追源的过程。“建筑根植土地,其实是一连串的偶然跟巧合组成。很多部分是在当地的文脉里面去找寻一些线索,这讯息可能来于你第一次到那个场地,所感受到的气候、风土或是人情,设计空间时让自己委身其中,再一次将之转换为可撼动人心的一种氛围。”

对于建筑空间设计各种风格的跨越和融合,林琮然仿佛是与身俱来的,但与此同时,家庭成长环境对他的影响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年时,林琮然跟随父母住在台北眷村改建的国宅,在父母的熏陶下,他开始学习国学文化,每一年,他会回到台湾中部传统的闽南合院的老宅。就这样,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循环旅程”中,让林琮然从小对自然、对建筑建立起一种他独有的美学认知系统。

对话|建筑师林琮然:以前卫自然去表达建筑的“场所精神”

成都经开小白楼

在建筑与设计专业毕业之后,林琮然参与过美术场景设计,也做过展览设计,很幸运的是,作为初出茅庐的设计新人,不久后便有机会与当时人气如日中天的乐队五月天、台湾著名导演比尔贾进行合作。

为了拓展自己的美学视野,他选择前往意大利学习设计。几年之内,他走遍了米兰、鹿特丹、台北、上海等各大国际化都市,这些生活和学习经历,迥异的文化差异,都让他的设计理念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自此,他的设计再也不被任何框架所束缚,在承袭传统、溯本追源的基础上,他常常在设计上标新立异,融贯东西,给人前所未有的天马行空的视觉冲击。

2008年,林琮然在台湾创办了“CROX阔合”,“阔合”即“Crossover”,可以窥见在创立之初,他便心存跨界的思索和决心。但林琮然的“跨界”,并不是刻意地迎合,而是水到渠成地接纳,即顺其自然,又不受限制。

对话|建筑师林琮然:以前卫自然去表达建筑的“场所精神”

威尼斯双年平行展 -7+1设计的源动力

2016年,建筑艺术和学术界最具影响力之一的威尼斯双年展盛大开幕,林琮然成为双年平行展区策展人。让友邦总部园区的设计登上了世界的舞台。这次,他特地融合了少年时的经历和思索,将江南特有的潮湿土壤、古朴石桥、深邃水渠、芦苇稻田,都带到了异国他乡,而设计的语言是没有国界的,他的作品引起了外国设计师的广泛地观摩和讨论。林琮然始终认为,材料本身是冰冷的,是设计让材料变得有质感,设计师有能力赋予无机物能传达人的温度。

对话|建筑师林琮然:以前卫自然去表达建筑的“场所精神”

米兰展-翻山卧游

两年后,Milano Design Week 米兰设计周开幕在即,林琮然带领阔合CROX以东方冥想为主题的行旅家具 “ 翻山·卧游 ”在Fuorisalone的BASIC CELL展出。“翻山·卧游”,与其说是设计,更象是一件艺术品。其最初的概念,来源于林琮然的奇思妙想,他想把一座山放进行李箱里出游。其雏形如同一颗原石,随着反复构思、不断推敲、颠覆后,最终设计成正反为一体的家具器物。当那四支形似危岩高山的柱子朝下摆放时,它是一把座椅;而翻转朝上摆放则是一件可被放置人文空间的“高耸峻山”摆件。一边是动,一边是静,一边是走,一边是留。林琮然仿佛把古人含情脉脉的隐居趣味,具现在了现实世界之中,仿佛当代的“大隐隐于市”。

改变博物馆的“严肃气质”

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广受好评、一度在网络上走红的溧阳博物馆、成都经开小白楼等,都出自林琮然之手。

2019年年底,在江苏溧阳燕湖边有一座状似外星飞船的建筑物横空出世,它的设计灵感源于溧阳焦尾琴,契合溧阳“焦尾琴故里”的主题,采用刻境、悬歌、流转的概念,体现了天地人和谐的传统观念。弧形的铝制表皮呼应了旁边的水景,也代表了中国传统乐器发出的韵律。

 

对话|建筑师林琮然:以前卫自然去表达建筑的“场所精神”

溧阳博物馆

而这座名为“悬歌”的博物馆因其与众不同的独特造型,曾一度引发了人们的争相讨论,很多海外网友表达了对于东方设计创造力的惊叹,但与此同时,在国内也产生了许多争议的声音。但,身为设计者,林琮然坦然将批评与鼓励全盘接纳,“能够引起大家的讨论,这也是它存在的价值之一。无论是好的或是不好的评价,都是在完成一个项目后所必须面对的必然结果,我们也需要带着很多不同人的想法接着往下走。”他感谢所有的批判与鼓励,因为所谓革新总归需要勇于直面那些批驳才能得以突破,就像林琮然常说的“一切都交给时间来检验”。

回忆设计之初,林琮然透露曾深受一个当地历史故事的启发。西汉时,有一个名叫蔡邕的人流落溧阳,有位厨师收留了他,正烧材煮饭,十分通晓音律的他,在无意中,听到烧柴火的声音有些异常,于是飞奔而去,将火扑灭,抢救了焦木,精雕细琢后,打造了一把拥有美妙绝伦音色的好琴,后来,这把古琴被世人称为“焦尾琴”。

历史典故的基础上,林琮然想要挖掘更多中国的传统文化与东方诗意融于其中,“在美学层面,中国人强调‘以弱为美’或者‘藏巧于拙’,这是与西方截然不同的观念,也是我们独特的文化语境,这些内容是不是也可以转化成建筑语言呢?”

对话|建筑师林琮然:以前卫自然去表达建筑的“场所精神”

溧阳博物馆

于是,在他的脑海中,渐渐有了理想中博物馆的雏形——这是一座脱胎于中国地域文化、能真正和城市、自然产生联系的建筑,进入其中的人们可以流连在空间内,而忘记它是建筑本身。

在碧波荡漾的燕湖公园和繁华热闹的城市新区之间,一座形似焦尾琴的博物馆连接起了公园与城市。以生态为底色的溧阳,在博物馆的打造上抛开了一般建筑形式上的框定,一改传统博物馆的严肃气质,释放出更多的开放空间,让人们想要去亲近、去了解的欲望更加强烈。

对话|建筑师林琮然:以前卫自然去表达建筑的“场所精神”

溧阳博物馆

整栋建筑的整体,是一个不规则的漂浮物,似云似木,介于湖水与城市之间,林琮然用有机的形态和起伏的山丘构建出自由开放的氛围,形成了源于东方的山水诗意。走进博物馆宛若进入一个打开的洞口,阳光透过大厅的天窗撒下来,上半部与天空融为一体,下半部分则和山体一起被纳入到行走动线里。穿行其中,可以自如感知溧阳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如同沉醉于一首荡漾在天地间的悬歌之中。开馆至今,溧阳博物馆已成为展示溧阳历史和文化精神的一张名片。

“很多人可能只会在特殊的日子里走进博物馆,绝不可能每天都去,”但在林琮然看来,建筑不应只是单纯地被使用,而应该留下记忆,真正变成城市生活的一部分,“我们通过设计出这样的路径,希望人们可以24小时随意进入,真正走进博物馆。”

关于自然与前卫的思辨

“自然”与“前卫”永远是他设计中无法回避的命题。在诉诸搭建理性架构空间的当下,林琮然更像一位擅长以设计语言去抒怀、去表达的诗人,“在我们每个项目中,都会贯彻这样的认知,找到不一样的前卫做法,同时去回应自然。”

对话|建筑师林琮然:以前卫自然去表达建筑的“场所精神”

成都经开小白楼

这两点在林琮然的作品中清晰可见。位于成都的经开科技产业孵化园的文化传播与展示中心——小白楼,近年来成为摄影爱好者们争相打卡的人气取景地。洁白的建筑表面,有机排列着水滴形开窗,在阳光照射下闪烁。

小白楼的设计历时三年,以“上善蜀水龙泉之井”为设计灵感,让科技、艺术与人文真正血脉交融,实现了公共交流空间、艺术空间、双创孵化空间等多重空间的有机融合,荣获2020年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奖。如同博尔赫斯在小说《小径分岔的花园》中,以“迷宫”式的叙述去表现时间错综的花园一样。小白楼的落成,是偶然与巧合、超现实与实际的命题。

对话|建筑师林琮然:以前卫自然去表达建筑的“场所精神”

成都经开小白楼

在建设过程中,林琮然与设计团队借鉴过去边画边着墨的传统方式,现场解决了很多图纸无法预测的问题。由椭圆体衍生出半月形镜面、池水 、流瀑、圆形地台与弧形坡道的设计变更,解决了建筑比周围景观高一米二的原始标高误差。而由“小意外”产生的设计,形成了如今建筑的独特性。

对话|建筑师林琮然:以前卫自然去表达建筑的“场所精神”

云山艺术馆

坐落于重庆四面山景区中的云山艺术馆,林琮然和设计师们结合当地所见所感,从自然之间提炼了水、木、石、天的元素,并进行空间艺术化处理,自然而然地融合成一种“忽逢桃花林”之感。水流的蜿蜒流动,如同纽带,串联起了空间中的新媒体,引导人们进入新的空间,伴着水景向下感受水面与建筑的互动,在转角处,进入开阔的艺术馆前厅。

对话|建筑师林琮然:以前卫自然去表达建筑的“场所精神”

云山艺术馆

吊挂着的文字装置如瀑布般从斜屋顶倾泻而下,在窗外阳光的照射下,为高挑壮阔的空间注入灵性,时明时暗,为人们开启一段浪漫的艺术之旅。定期举办的艺术展览与设计分享会,悄悄地将艺术融入到生活之中,给人们带来直观而深刻的艺术体验。

纵观林琮然迄今为止的众多作品,形式和功能并非是他最主要的切入点。相比这些,他更多地想要唤醒最初人们感观的本能感受,以一种诗性的形式由外到内切入,考虑如何去承受土地文化,让人在此由自然的韵律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同时,他也尝试融入了各种实验性的表达,比如将3D打印技术与传统竹艺有机结合,创造了一个极具未来感的茶室。

对话|建筑师林琮然:以前卫自然去表达建筑的“场所精神”

首届设计重庆国际双年展「Hyper-Rites 超常礼赞」的落地展览

不久前,首届设计重庆国际双年展正式启幕。在双年展上,林琮然与CROX阔合带来主题为「Hyper-Rites 超常礼赞」的落地展览,展览的策展思维,在于讨论“礼”所蕴含设计节度。在林琮然看来,中国的建筑,从来就不单是一个住人的地方,“如孔庙,它不仅是一个建筑,更标志着孔子的思想到达了圆满,受到认可与尊重。学子怀着仰慕之情来到孔庙,等到这些学子离去时,便不自觉地将儒家文化传播到各地。这,便是儒学通过建筑,源源不断地向世界施加影响力的一种方法。”

制造业从传统“工匠制作”到“现代化科技生产”,产出的产品与建筑两者共同记录了当代城市的样貌,如果仅仅是从常规逻辑去塑造,精神上就会随着时间而产生隔阂,若是把“礼”作为连结的中心,体会由礼器所赋予的自然寓意,再转为承载了地域性使命和其精神属性,如此打造的建筑,不仅仅具有未来纪念碑属性,更代表着一种以「礼」设计的超常建筑。

对话|建筑师林琮然:以前卫自然去表达建筑的“场所精神”

上海陆家嘴艺术雕塑--船烟

《荀子》有载:“夫道者,体常而尽变,一隅不足以举之。”这不仅诠释了体常与尽变的联系,而且揭示了守正与创新的关联。作为城市的“可视符号”,建筑呈现了一座城市的文化信仰与精神图腾。以建筑之名,林琮然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支点去撬动建筑设计创新,以特殊的方式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让新与旧在空间中对话,持续推动着历史文脉与城市发展融荣共生。

以下是福布斯中国与林琮然的部分对话:

福布斯中国:“前卫”和“自然”是您反复提到的设计核心,那么您是如何将这两点更好地融入到建筑设计中的?

林琮然:世界是被高度实验性创造所改变,因为不曾有过的东西也往往不被主流认可,大家称它为“前卫”。然而,正是这种先锋性,让它有了被讨论的价值。所以,我希望自己的作品都能突破常规,以不一样的观点去创造。

“自然”是本源,也是灵感所在,更进一步延续出设计的思考。东方常常提到的“自然”之道,可能是最弱的水最后反而形成了最强的力量,像风像尘或者像云像烟,将这些转化之后,就能成为在比较特殊的环境中产生的一种全新感受,这也是我一直在追求的建筑状态。“自然前卫”就是一种氛围把自然界的那种感觉给抽离出来,用设计使其突变,转变成建筑中的一种超感知形态,这就是自然前卫的理念。

对话|建筑师林琮然:以前卫自然去表达建筑的“场所精神”

诺贝尔科技文化中心

福布斯中国:建筑除了解决本身的功能外,其背后还承载了哪些意义?在城市建筑中,人与建筑如何产生“对话”?

林琮然:现代建筑中过份强调了功能而丧失了生命力,人一生中都在进入不同的建筑中,除了那些必要的功能外,它承担着更多我们情感上的寄托。比如你回到曾经念过的小学,是否耳后会回荡起午后的铃声;那老家永远都代表着安心之处……所以建筑与人是随着时间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联系,也伴随着人们成长,而我们对原乡会有熟悉感与亲切的氛围,这些都是在不同层面里与我们意识进行着对话,无形中在脑海里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

现代化的城市里快速开发,像面包发酵膨胀出的都市,强调功能快餐,其实建筑师有责任去纠正这些问题。想想过去那些自然形成的聚落与老城区,那些隐形在建筑后的人情网络,才是构成空间最美好的回忆。

 

对话|建筑师林琮然:以前卫自然去表达建筑的“场所精神”

诺贝尔科技文化中心

福布斯中国:在设计一个全新的建筑前,您通常会先从哪几个方面着手进行思考?

林琮然:一个建筑的诞生都是一个旅程,由基地开始,你可以体验到不同的风土民情与过往的文脉,这些多元的讯息会通过你的理解而转换为设计。而做为一个建筑师,有使命感把捕捉到东西用自己的方式继续演译。建筑文化的传承并非复制,而是如生物般进化再蜕变,所以一个新的建筑,之所以为“新”,首先需要融合这些多元的讯息,而后思考如何开创一种未曾见过与未被定义过的另一面。

福布斯中国:您一直以来坚持的“建筑语言”是? 

林琮然:建筑的感悟大多源自于自然,所以我的作品多少都带有着有机形态、流畅的曲线与自由的空间。这些可能时常不断出现在作品中,相比“建筑语言”,我觉得它更是如实反映内心喜欢、偶然间做出来的“巧合”。

对话|建筑师林琮然:以前卫自然去表达建筑的“场所精神”

成都经开小白楼

福布斯中国:可以和我们描绘下您心目中“未来建筑”的模样吗?

林琮然:以自然为本的建筑。这几年的疫情让行动受限,也加速了社交场所被虚拟化。隔离中大量建筑闲置,反而让人对于设计强调机能的世界产生了怀疑,开始回归寻找与自然平衡的方式。新的“场所精神”将提供给人一种安抚内心的力量,会更在意情感与打破内外隔阂的设计,未来建筑必须更开放与自由才会有光明。

文章来源:福布斯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