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文物看陕西”

 

这句说的就是陕西的文物丰厚,各类遗址、帝王将相的古墓,文化古迹数不胜数。这些所被发掘的遗址、文物,不仅让我们看到了众多的国宝,更多的是通过这些文化的遗存,串起了一条人类发展的时间线。在这背后衬托的是我们中华民族文明的脉络,更是我们对文化进行解读、还原和传承的有效依据。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作为文物大省的陕西,不仅诞生了闻名于世的秦始皇兵马俑、陕西历史博物馆,还有汉阳陵、法门寺等遗址类博物馆。如今,以“考古”为专题的博物馆——陕西考古博物馆已经在4月28日开馆啦!其为全国首座考古学科专题博物馆,全方位地展示了中华古代文明的追溯过程,也是历经13年筹备与建设的丰硕的考古科研成果展。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该馆位于西安市长安区香积寺附近,主体建筑面积约为10700平方米,室内展陈面积5800平方米,整馆共三层展示空间,分为常设展览与临时展览。常设展览以“考古圣地,华章陕西”为主题,分为“考古历程——文化谱系——考古发现——文保科技”四个篇章,临展区主要用于展示最新重大考古发现和专题研究成果。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一个被高度聚焦的数据是:在这座“宝藏”博物馆中,展出文物多达4218组、合计5215件。其中,九成以上的珍贵文物是首次与公众见面。比如,上官婉儿墓志、青铜牺尊等等。所以,各位今天可以大饱眼福了。
 
序厅
进入博物馆序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高耸的背景墙,整体设计凸显“考古圣地,华章陕西”的主题。正上方可见陕西考古博物馆logo标识,它由九个探方组成,凹陷部分和陕西省地图相融,代表着陕西文化与陕西考古相辅相成的关系。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第一个篇章:考古历程篇,

 

分为三个单元,以考古学的前身金石学开端《考古图》到陕西考古开端“斗鸡台考古”为序幕,讲述考古学科的演变,展示陕西考古从诞生到成熟的发展历程乃至中国的考古学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也有不少陕西重要遗址的发掘在此篇章展示,同时介绍了汉唐都城、帝陵等“大遗址”考古工作的理念和方法。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第二个篇章:文化谱系篇

 

以时间为序分为五个单元,展示旧石器时代到西周时期“黄河流域”的文明起源,其中穿插了“动物考古”“植物考古”等分支学科的介绍;另外,还通过考古学和考古工作的成果,探究陕西地区文化序列的建立和发展过程。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在此篇章尾厅,撩开神秘一角。我国唯一保存完整的“贺家铜轮牙马车”六年前从周原遗址贺家村车马坑整体搬迁至此,最近完成了清理保护工作,首次向大众以“整体迁移”和“数字化复原”相结合的手段袒露它的雄姿。数十名专家参与保护、复原方案论证,近百名考古人员参加发掘清理,为铜轮马车的后续研报提供准确详实的科学支撑。

 

 

 

第三篇章:考古发现篇

 

与前两个篇章有不同之处,该篇章由两个展厅组成。呈现陕西各时期、曾获取的国家考古类奖项级别的重点考古项目,以石器时代“杨官寨石峁”为首,时间跨度覆盖仰韶时期至明代,讲述着每一件考古发现的背后所呈现或所复原的当时的人类社会图景。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第四篇章:文保科技篇

 

根据保护对象的不同质地,展陈分为七个单元。主要呈现考古工作者如何对现场遗址文物进行抢救性的保护,以及分门别类展示对青铜器、陶瓷器,还有较为脆弱的壁画、纺织品和漆器等遗迹的保存、研究和复原。重点展示了新技术、新手段、新材料才同质地文物保护中的应用,向公众展示了文物工作修复者“巧手良医”的责任和担当。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邂逅文物,对话古人 —— 陕西考古博物馆探访

在此展厅漫游,最大的感受莫过于有了历史发掘与文保实践的结合,让观众能够更好地通过遗迹文物去感知过去、思考未来。

 

从某种意义上讲,陕西考古博物馆就像一座考古学科的“大课堂”,它展示着考古学科领域灿若星河的深厚积淀和学科元素,更让公众有机会成为考古学的“入门弟子”,感受着考古学中奇妙去穷的乐趣与魅力。

 

此次观展,旨在教会后人“铭记历史”及应如何汲取古人的智慧将其运用在现代生活中,使得我们真实了解由古至今发展5000多年历史的中华民族是有一个根、一个源的。正是通过一件件文物、一个个遗址,勾勒出了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基因图谱”。陕西孕育着中华文明的“根”与“魂”,是唯一能够实证中华文明连绵不断的考古圣地。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文字编辑:一抹Bay

图片提供:蛮好的小柒

视频转自:西安发布
 
--THE END--

 

文章来源:展示云

免责声明:

1、以上图片及资料内容来源于网络,由展示云整理,版权归原作者及其公司所有;

2、本资料仅供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作于商业用途,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删除;

3、本文章版权归原作者。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