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剧,看尽郑州百年史,

一条街,暖一座城!






穿越德化街

四年磨一剑,笃定打造心中的温暖!



看“德化街”便能感受到郑州这座城市的温暖和大爱。



这是一部反映老郑州百年历史的热血剧;


以1938年元宵节日军在郑州的大轰炸事件为原型,生动再现豫商在时代洪流中的大仁大义,集中体现德化街“以德化人”的精神。


它将历史文化、城市记忆与现代文化结合,将历史情景再现。大幕落下,您会发现,黄河文化之魂,中原大地之义,郑州城市之心,不再是抽象的文字,而成为鲜活的故事。



《穿越德化街》所在的郑州建业电影小镇仅国庆7天就接待18万游客,无论是专业领域还是观众口碑,都对这部剧好评如潮,节假日期间甚至火爆到每天要加演几场。


有观众坦言:“超震撼的舞台效果,感人肺腑的剧情,1小时里多次强忍着不去落泪,但最终还是败了下来。”

四年磨一剑,笃定打造心中的温暖!
四年磨一剑,笃定打造心中的温暖!
四年磨一剑,笃定打造心中的温暖!
四年磨一剑,笃定打造心中的温暖!
四年磨一剑,笃定打造心中的温暖!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



“相帮相济,携手并力”—《穿越德化街》


这个夏天的河南,多地遭受特大暴雨,之后又逢疫情反复,在灾情面前,我们见证了许多感人的故事,让我们重新认识了一遍河南,这与《穿越德化街》所要传递的情感是一样的,这就是河南人的情、河南的德。


疫情之后,德化街重新迎客,再看《穿越德化街》已是画中人,它所展示的与河南人在洪灾、疫情战斗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勇敢、坚毅、大爱如出一辙。


一部剧能如此受欢迎,往往由很多优秀的元素构成,比如导演思路、人物设计、舞美设计等等,《穿越德化街》成功也在于这方方面面。

四年磨一剑,笃定打造心中的温暖!


今天我们主要讲一讲《穿越德化街》幕后创作。


谈到幕后创作,不得不说一下此次的总导演李娜与她的团队——北京舞维视界。李娜导演拥有“宋城千古情系列演艺”、“实景演出·长恨歌(首版)”、“武夷水秀·梦之泉”、“剧场演艺秀·甬秀港通天下”、“实景水秀·大河之魂黄河魂”、“遇见·香格里拉”、 “沉浸式电影片场·穿越德化街”、“建业·华谊兄弟电影小镇整体系列演艺”等一大批文旅演艺著名作品。她的团队北京舞维视界是一个有活力,充满热情和极具创作力的团队。在创作过程中,团队的每个工种都会提出自己的创意,共同协作将德化街打造的更为“硬核”。


从创作之初到最终呈现,《穿越德化街》经历了四年之久,总导演李娜表示:4年时间,一个大学都毕业了。这四年里总共出了六稿设计,每一稿都是完全不同的思路,每一稿都经历了大大小小十几次修改。不断地摸索,不断地深化,开拓创新,才有了今天的“德化街”!

四年磨一剑,笃定打造心中的温暖!


大爱无限

以德化人的河南精神

是我们虔诚追寻的方向

这是总导演李娜所想要表达的!


历史在离我们而去,故事却能够流传下来并深入人心!


一开始,李娜导演想以秀为起点来创作的,秀讲究的是好看、震撼、刺激,但秀的方式无法完全满足市场需求和观众需求,无法将德化街的精髓展现出来。


为了吸引大众引起共鸣,必须结合当地文化,用故事来打动观众,总导演李娜带领团队,深挖德化街历史与当地特色文化,改变以往以视觉震撼感为主的创作理念融入了大量戏剧元素,将“剧”和“秀”的形式进行了高度融合,既能通过演员演绎表达戏剧张力,又能利用舞台特效、灯光语言向观众传递感官震撼力,创造出属于德化街,属于郑州的故事。


这是北京舞维又一次新的探寻,如何在黄河文化的巨大覆盖中提炼独属的魅力,李娜及她的团队四年间从未停止在散发着浓香的厚重土地上砥砺采撷,她们只有一个目标——把最温暖的河南——送给你。


在这个基础上,再发挥自己团队所擅长的营造"视觉震撼"的特点,利用舞美、灯光、视觉设计、威亚等多工种配合来让整个故事更具有层次感,更能够打动观众!

四年磨一剑,笃定打造心中的温暖!


“文旅演艺体验的基础就是‘深入浅出’,深入就是要让观众沉浸到演出的内涵之中,浅出就是要用最简单的方式让观众接收到表演所传达的信息;其次,‘下里巴人’和‘阳春白雪’是需要结合的,两者不是绝对的矛盾体;最后,创作团队设计要把握好审美、节奏、视听和情感的平衡,创作观众喜闻乐见的、紧扣主题的、视听震撼的和情感动人的剧目。”在平衡《穿越德化街》的商业性和艺术性时,舞维视界一直遵循着“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创作原则:作为文化旅游演出产品,必须要兼顾观众的接受度,不能只是一味地顾着自我的艺术表达,在团队设置、创作、设计编排和导演创意中,要讲述故事、表达情怀、传递情感、呈现文化、吸引眼球,不脱离演出情境和属性,要让观众“无尿点”,但这一切并不影响创作团队对于审美、品质和艺术性的追求,二者应该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

——制作人陈驰



 “在执行总导演王雄的眼中,德化街穿越的不仅是一段时光,一段历史,一个时代,更是郑州人、老德化街人的爱恨生死和民族大义所谱就的壮丽史诗,是一个个鲜活的温暖故事,更是后人砥砺前行的记忆引线”

——执行总导演王雄


“在剧本创作时听到“暖和”一词,心就已经被融化了,他说:“文化旅游演艺项目只有与本土文化紧密结合,才会有地域特色,才能产生共鸣,才会爆发出持久的生命力。”

——执行总导演赵杰



人物


人物设计是前期设计工作中的重点,而《穿越德化街》的人物则采用戏剧性的结构,进行艺术创作的。


编剧、戏剧导演王铁军认为所有的故事,所有的人都围绕着“暖和”而展开,每个人物都是鲜活的,每个角色都设定有隐性精神。通过这些德化街不同阶级的人物,映射出时代的历史与现实、社会与文化的巨幅画卷。


会长之德行,金蝴蝶之仁爱,银蝴蝶之大义,众生之善良平凡之人,在那个时代下做出不平凡的壮举。


这群人是德化街的缩影,是郑州人的缩影。人物的成功刻画让观众感受到了:


这条街暖和!

这群人暖和!

这故事传递出来的这份情感暖和!

四年磨一剑,笃定打造心中的温暖!
四年磨一剑,笃定打造心中的温暖!
四年磨一剑,笃定打造心中的温暖!
四年磨一剑,笃定打造心中的温暖!



音乐

四年磨一剑,笃定打造心中的温暖!


一部优秀的实景秀和它的音乐往往是相辅相成的,李娜导演对于此次音乐的要求是:一定要有电影原声的质感,该彰显音乐时候一定要彰显,但在剧情需要时也能够烘托气氛,配合情节起伏。


作为音乐总监、作曲的马上又则将《穿越德化街》看做是一场历史幻境,音乐则是幻境中的颜色与味道,一直在调动着观众的“味蕾”。

四年磨一剑,笃定打造心中的温暖!


《穿越德化街》的音乐创作如同一场经历了春夏与秋冬的探索之旅。在情感和情怀的表现中,既要有春风拂面又要有炽烈火热,所以,柔和的弦乐与电子音乐、地域色彩鲜明的戏曲元素,都要有一个准确的位置,用来说人物讲故事;定位于戏剧类型和演出功能的,多种形式音乐、戏曲的编配、结合、反转等等,既表达如秋天般丰盛的视听大餐,也为观众营造喜怒哀乐起伏跌宕的情绪体验,“冷酷”清洌的电子节奏部分更是将历史题材,以席卷方式强势展现给观众。


             匕

舞美设计

打造沉浸感

 阝    

                              廴              匚

“舞美设计的核心是“沉浸式”,这一点从进入剧场就能够感受到。”

——舞美总设计袁江


进入剧院,映入眼帘的是一个老旧火车厅,停靠的火车,繁华的街道,从场景中就给观众一种忘却现实,融入德化街的视觉错觉。仿若回到了1938年的郑州,在这里买票进入德化街,开启一场穿越之旅。


四年磨一剑,笃定打造心中的温暖!

效果图


剧院舞台的设计则是打破了传统的镜框舞台,采用360度的设计手法,将舞台空间分割为5大表演区,20多处表演点,这样的设计可以带来极为丰富的舞台变化,也能够让观众成为舞台的一部分,融入到表演当中,融入到故事当中。

四年磨一剑,笃定打造心中的温暖!
四年磨一剑,笃定打造心中的温暖!

效果图


整个主舞台为一个大直径22米的升降转台,能够360度旋转,且升降高度为9米。舞台上大多数景的调度依靠升降转台来转换。除此之外还配备了6套自行走车台,这是国内首次使用,自行车台能够根据剧情的需要,来变化场景形成一个个多维度的表演空间。如:一段铁路或一片废墟。

四年磨一剑,笃定打造心中的温暖!

效果图


不同以往设计,此次的景多采用实景方式,而实景的布景均为立面式设计,并没有大量使用屏幕只是使用了透明屏、结构投影方式增强唯美、神秘、震撼等感官体验,这大大强化了剧的真实感。

四年磨一剑,笃定打造心中的温暖!

效果图


四年磨一剑,笃定打造心中的温暖!



灯光设计


灯光为画,为整部作品注入灵魂。灯光总设计刘崇亮在整体设计上运用了“文旅+戏剧”双重布光方式,设计上既强调传统文旅演出的视觉冲击,又强调戏剧演出的重氛围和意境等特点。在不同的段落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努力使灯光设计呈现符合整体演出情景的同时又兼顾视觉逻辑。


在符合整个剧目需求的前提下,用灯光语汇表达人物情感,强化戏剧张力。从始至终灯光始终跟随剧情和人物情感而变化,时而唯美;时而紧张;时而壮丽;灯光从这样看似无形的形式,却又从细微处一点点引领观众沉入剧情。

四年磨一剑,笃定打造心中的温暖!


如,在一场“普乐园”的舞蹈段落里,灯光结合表演和音乐,环境光全部压掉,只用地面上演员身后的大功率全彩激光,结合大量的烟雾,激光采用类似“花瓣”的图案素材,随着演员的登场光斑逐渐放大,呈现出“花儿一样绽放”的视觉效果,随演员惊艳亮相,视觉效果非常好。

四年磨一剑,笃定打造心中的温暖!


舞美在设计运用了大量的体型巨大的舞台装置,结合该特点,灯光也运用了大量的光影效果。如,“炸铁路”段落,舞台的大升降台升起来,巨大的体量非常具有视觉冲击。灯光在设计上,运用一组地逆的1400切割灯,透过布景机械的“镂空”结构,将巨大的升降平台打出强烈的光束感,获得了强烈的视觉冲击。


四年磨一剑,笃定打造心中的温暖!
四年磨一剑,笃定打造心中的温暖!
四年磨一剑,笃定打造心中的温暖!



音响设计


音响方案围绕剧本剧情发展,音响总设计肖涛依据声源所看及所听的设计思路,设计了十个全频通道,两个超低音通道,在演员位置变化时尽可能实现听觉统一,从声音来源的方向引导观众的的视线,不至于漏掉观看表演细节。

四年磨一剑,笃定打造心中的温暖!
四年磨一剑,笃定打造心中的温暖!
四年磨一剑,笃定打造心中的温暖!
四年磨一剑,笃定打造心中的温暖!



威亚设计

四年磨一剑,笃定打造心中的温暖!


除了大量的舞台机械外,此次还大量的运用了威亚,而威亚的设计则是由孟卡兵、牛晓飞担任。




传统的威亚是以秀为主,做的非常炫酷,而此次孟卡兵则提出“不以秀而飞威亚”的观念,需要依据剧情的发展需求来设计威亚,既有非常精彩的空中表演,又有让观众感受到剧情真切的演出内容。

四年磨一剑,笃定打造心中的温暖!



而在威亚表演时,为了尽可能的不“露馅”,让观众看到钢丝绳子,还特意设计了两条全新的威亚轨道,把以前出现在观众面前多余的钢丝绳及动滑轮配重通过移动升降技术转换,实现了单根钢丝绳威出现在空中的效果,让威亚空中视觉变得更干净,这也是国内剧场中第一次运用这项技术。

四年磨一剑,笃定打造心中的温暖!
四年磨一剑,笃定打造心中的温暖!



服装


《穿越德化街》作品人物角色众多,为了便于设计的风格统一性,服装总设计崔晓东将人物类型大致分为三种 。


一、戏剧人物部分。主要有主角金银蝴蝶、民国时期的豫商和其他身份角色。这一部分主色调选用温暖的咖色调,在传统大褂和西装等服装款式上做不同的变化,组成一幅中西结合风格、大地一般厚德载物的民国豫商群像。

四年磨一剑,笃定打造心中的温暖!


二、戏曲表演人物部分。戏曲服装考虑到实景演出的舞台效果,戏曲服装的设计跳脱传统戏曲程式框架,在传统的基础上做夸张处理,融入人物角色符号,根据舞段风格将戏曲程式化的图案做减法,保留其符号性元素,在服装色彩的选择上也采用东方的色彩搭配惯式,既具有传统戏曲的审美系统,又符合现代人的色彩感受。

四年磨一剑,笃定打造心中的温暖!


三、民俗人物部分。主要包括夸张民俗花灯和民国时期德化街的商贩。民俗花灯运用具有民间特色的元素做设计,例如剪纸、年画等,呈现出夸张的戏剧感,营造了既熟悉又陌生的浪漫民俗氛围。

四年磨一剑,笃定打造心中的温暖!
四年磨一剑,笃定打造心中的温暖!



人物造型

四年磨一剑,笃定打造心中的温暖!


对于一部戏而言,人物造型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人物的造型可以给观众直观的风格展现和审美体验,更能帮助观众感知情绪和跟进剧情。


苏晓蕾作为《穿越德化街》造型设计师的工作就是帮助每一个演员进入角色里的的状态,让观众感受到剧里不同的人设。德化街在设计的初衷主要从人物背景(民国时期的大环境)以及人物性格(剧里不同角色的鲜明个性)用“新民国”的概念结合现代人的审美给观众带来视觉上的享受。

四年磨一剑,笃定打造心中的温暖!
四年磨一剑,笃定打造心中的温暖!
四年磨一剑,笃定打造心中的温暖!
四年磨一剑,笃定打造心中的温暖!


科技创新舞台,沉浸式的视听感受,舞维视界团队用舞台语言将德化街的“崇德、重义、向善、守礼”展现的淋漓尽致,一幕幕精彩震撼的宏大场景、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让观众所喜爱,这也让我们看到了如何用舞台科技去展示地域文化。


四年磨一剑,笃定打造心中的温暖!
四年磨一剑,笃定打造心中的温暖!
四年磨一剑,笃定打造心中的温暖!
四年磨一剑,笃定打造心中的温暖!
四年磨一剑,笃定打造心中的温暖!


李娜及她的舞维团队并没有在《穿越德化街》每日6场,场场爆满迄今无差评的殊荣中停住脚步,团队又接过《智取华山》红色传奇新的挑战,舞维人在冷静的思考中,又将开启一次新的文化旅程。他们将在精神与思想的洗礼中讲述一个崭新的——红色故事。

四年磨一剑,笃定打造心中的温暖!
四年磨一剑,笃定打造心中的温暖!



《穿越德化街》艺术主创

出品方:河南建业文旅

总制片:胡葆森     总策划:闵闵     艺术总监:胡兵


艺术主创团队:北京舞维视界WU_Dimension

总导演:李娜

艺术制作人:陈驰

编剧:王铁军、陈红旭

戏剧导演:王铁军

音乐总监、作曲:马上又

执行总导演:王雄、赵杰

视觉总监:李广成

舞美总设计:袁江

灯光总设计:刘崇亮

音响总设计:肖涛

威亚总设计:孟卡兵

服装总设计:崔晓东

造型总设计:苏晓蕾

音乐作曲:马上又、史扬、王一茹

戏曲制作:高振洋、张凌羽

音乐统筹、监制:吴浩箐

北京舞维视界编导团队:欧思维、牛晓飞、万昱成、

唐小雯、赵亚萍、牛松涛

视觉顾问:于海勃

文学总监:许锐

文学组:马志广、曹民、谢秋水、李雪晶

摄影及后期:贾云龙、潘杨


鸣谢未在名单中的诸多台前幕后工作者!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